2015/10/10

新科學怪人 Young Frankenstein 1974









Director: Mel Brooks
Writers: Gene Wilder (screen story and screenplay), Mel Brooks (screen story and screenplay)
Stars: Gene Wilder, Madeline Kahn, Marty Feldman |

大綱:
Frankenstein的孫子收到祖父的遺囑,回到祖父以前的實驗室,進行死人組裝的研究,
成功複製祖父畢生心血,怪物實驗也帶來了他嶄新的人生。


後現代評論:

梅爾.布魯克(Mel Brooks) 一九七四年《新科學怪人》是一部喜劇,本片諧擬自一九三一年詹姆斯.惠爾(James Whale)的電影《科學怪人》;兩者皆是採用瑪麗.雪萊的文本加以改編,惠爾版本的怪物仍舊維持小說原著的驚世駭俗。布魯克的版本透過「諧擬」詮釋,將故事中屍體拼湊而成的怪物柔化。新版的怪物角色外觀設定選擇沿用以利於諧擬條件再次去中心化。

歸納「新科學怪人」的電影敘事其表述如下,劇中的主人公是原始版本瘋狂博士的孫子,以祖父拼湊屍體行徑為恥,在不願承認血緣關係之下,將自己的姓由Frankenstein 改成Fronkensteen,以諧音作為第一個構成意義上不明確的框架,謂之本片後現代的濫觴。也透過否認自我來陳述主人公的身份來歷,內心衝突來作為開場。

如同瑪麗雪萊文本順序,周邊角色一一浮現,在新版雖依歸原始文本,但以喜劇的偶然性與易誤性壟斷之後所發展的故事,喜劇是一樁變數,切割出新版和舊版的面向。所有需要登場的人物,包括怪物生成之後,旁觀者對於主人公的看法,映襯主角的獨特性及必要存在的矛盾。

接到祖父遺囑後,和守身如玉的未婚妻在月台上演揪心的訣別,模擬早期浪漫電影慣例保守的壓抑激情,時代背景也籠罩在文本之中的表演方向。主人公抵達目的地,迎接的是駝背僕人和性開放的女助手,顛覆德國人拘謹的形象。女管家Frau Blücher,當她自我介紹,馬匹開始狂叫,之後台詞出現管家名字Frau Blücher,都能在影片中聽見馬叫聲,這概念再次反映了偶然性與易誤性,也使人一廂情願相信Frau Blücher即是德文馬叫的意思,這之中的趣味實際上缺乏根據,而是一個超出理性界限,形而上的喜劇元素。原先賤斥祖父拼屍的主人翁,在女管家的精心設計,改變心意,投入祖父的死人再生研究。更把自己羞於啟齒的姓正名回來。而駝背助手因為容易受到打雷驚嚇,不甚打破上等腦的樣品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顆不正常的腦,這一幕則是模仿舊版電影的情節,新版放大了駝背助手恐懼打雷的神經質。

邁進主題後,死人復生實驗宣告失敗,大家便開始用餐,這一段對話突如其來「嗯」長音狀聲詞,主人公誤以為是駝背助手對於食物的讚嘆反應,再次確認聲音來源,正是怪物復活的證據—復甦後無意識的呻吟,新版把這個原先缺乏意識的定義之「嗯」衍變成使人發笑的聲音符碼,頗耐人尋味,添加觀眾對於怪物的好感,改寫原先怪物遭受鄙視的負面設定。本劇衝突的情境,即是鄉民的出現,怪物因被火嚇到而離家出走,先遇到一個稚齡女孩,怪物誤打誤撞之下,解除女孩面臨的危機。與舊作誤殺女孩的情節有所分別。然後主人公試圖扭轉世人看法,舉辦怪物表演才藝的發表會,但現場騷動使怪物被追殺。這一段演出徹底去除怪物自古以來不受歡迎的宿命。觀影者已忘記怪物原本的複雜性,開始喜愛這個異端且邊緣的角色。

主人翁的未婚妻突然來訪,捲進這場風波,也引發怪物的色心強暴了未婚妻。原本視貞操為最高使命,因為看見怪物的下體,自願被強暴,愛上怪物。這一幕刻意草率的強調陽具崇拜,凸顯女性的矜持抵擋不了了巨大性器官的存在。最終主人翁再度解救,主人翁和怪物分享自己的腦脊髓液,兩人精神卻意外合體,兩人在定義上是精神分裂共同體,把主角和怪物於原著上宿命的悽慘轉化成皆大歡喜結局。


《新科學怪人》改編自經典的恐怖題材,經過對白產生的變化,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滑稽的。即使表演者的表情是如此沈重,表現謹慎,不苟言笑。這一切或許是在具體化關於後現代的種種不可言喻。

後記:
1931年《科學怪人》和1935年《科學怪人的新娘》是本電影的惡搞藍圖。
Mel Brooks與Gene Wilder這兩位有趣的先生結合在一起,充滿驚奇。
裡面的演員,Gene Wilder是巧克力冒險工廠的第一代演員,
還演過小王子的狐狸,The Producers的主角。
他的演出可以看見許多不同個性,面向,可以獲得娛樂的快感。

沒有留言: